孙振林在我市年轻干部警示教育会议上指出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初心 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贡献青春力量本报讯(记者王旭妹)7月6日,我市召开年轻干部警示教育会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党员王萌深受感动和启发。市委、市政府把一桩桩一件件实事好事,办到了俺们老百姓的心坎上。

张涛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在组织谋划、推进实施上靠前指挥、率先垂范,多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领导小组会、推进会、座谈会等专题会议,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调研,学校、医院、社区、机关、企业等都留下了他的足迹,用心用力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使一批多年历史遗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标杆。要在践行宗旨中厚植为民情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指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春风送暖实践行动,扎实推进20项民生实事项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断开创定州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新建棚改安置房1600套,解决了近2000人住房问题。打造餐饮、住宿、物流为一体的商贸一条街、组建定州市新明农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3000余亩沙荒地等系列举措,每年集体收入多达300万元,夯实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为群众谱写了一首首乡村振兴的协奏曲。一大批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急难愁盼事得到解决,广大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对党的信赖和拥护不断深化,更加坚定了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鲜明指出。解决了实体经济领域408家企业832个问题。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鼓励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提升研发、制造、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快信息技术在汽车产业链各环节的深度融合。
『十四五』时期我市加快完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做大做强汽车产业 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本报讯(记者赵珍珍)日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定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以做强定州汽车产业为核心,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深化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燕山大学等院所合作,建成新能源实验室和国家新能源汽车在线监测大数据平台,谋划建设氢能源汽车研究院,加快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打造互联网+协同制造新引擎。
建立高效的产业和技术梯度转移对接路径,争取共建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成果转移转化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载体,加快京津科技成果转移扩散及产业化。潜心培育增量,聚焦新、乘、专、配开展招商引资,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乘用车、专用车和关键零部件产业。

全力做优存量,重点支持河北长安及零部件企业发展。主要推进以氢燃料电池堆以及整车等为主的氢能源产业链的完善,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量产和示范应用,壮大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形成产业规模集群。依靠河北长安汽车等龙头企业,加大新车型的开发和推广力度,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品结构,培育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优势产品。积极开展氢能创新技术在公交、物流等应用场景的示范,形成国内燃料电池车辆示范区。
强化智造能力建设,大力推进河北长安数字工厂、智能工厂、智慧工厂建设,引导企业在全产业链推广应用数字化、智能化系统,推进智能制造在汽车制造、服务领域的应用。发展壮大汽车零部件及配套企业,拓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完善汽车零配件配套体系。以建设长安汽车华北重要战略基地长安汽车商用车和出口车生产基地为目标,实现产业集聚、资本集聚、人才集聚、信息集聚,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的延伸,打造京津冀汽车产业特色双创基地。加快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生态链。
加大轻量化技术及材料的应用比例,增加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提升定州专用汽车产业的产品附加值。依托长安轻型车研发中心和研发团队,加快提升技术研发能力,逐步向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进行拓展,推出更多适应市场需求、解决客户痛点的新产品,向产业链高端升级。

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现有优势产品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提高专用功能强、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专用汽车比重,提高专用车产品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坚持整体推进、综合治理、多措并举改造和消除易涝点,逐步完善排水防涝设施体系。实施产业倍增计划,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上市;实施科技强市行动,年内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壮大现代食品产业,发挥农业大市优势,引导金宏肉食、鲜洁农业、幸福鸟食品、邵麦香面业等企业扩规模、强特色、延链条,加快布局中央厨房,打造京津冀绿色后厨。系统化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升自然蓄水排水能力。支持长安汽车扩能提质,提高大皮卡、负压救护车等高附加值汽车产能,力争整车产销量突破24万辆,产值突破100亿元。大力发展新业态,发挥国研无人机基地作用,研发制造轻型飞机和无人机,拓展驾驶技术培训、赛事表演等业态,推广无人机遥感测绘、环境监测巡查等场景应用,打造华北地区重要的航空产业园。
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布局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在三区一边范围内选择一批试点村,重点在保障户有所居、宅基地盘活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方面进行探索,形成可复制、能推广、惠民生的定州经验。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扮靓定州新颜值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继续落实领导包联制度,推行产业链长制、项目清单制、企业帮扶制,一企一策送政策包服务包,当好政企沟通服务员、企业融资联络员、政策解读宣传员、项目建设领办员,进一步叫响擦亮投资定州、事事无忧环境品牌。
数字化改造东方铸造、双天机械等装备制造企业,加快生产换线、机器换人、设备换芯,建设智能车间智慧工厂。为此,该市将以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为重点,大力实施空间扩容、品质提升、基础更新、管理升级四大工程,全面建设品质品位品牌定州,不断提高城市吸引力和美誉度。
振兴中医药事业,推进中药材种植规模化、品牌化,培育一批定州道地药材。今年将建设国家体品质检中心定州实验室,打造科技研发平台、院士工作站、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以上,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0家。发展普惠金融,鼓励商业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提供定制服务,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坚持随叫随到、不叫不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实行入企检查报批制,规范和减少涉企检查。
推动五个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信息指挥中心、网上信访受理中心)有机融合、高效贯通,打造汇民意、暖民心、保稳定、助发展的定州为民服务港。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继续举办产学研创新大会、工业设计大赛、政府质量奖评选等活动,引导企业发扬工匠精神、树牢品牌意识。
实施人才回引计划,吸引更多青年才俊、优秀团队来定州发展,让定州成为创新蓝海、创业沃土。实施京津研发、定州转化,雄安研发、定州智造产业计划,打造京津雄研发成果的中试、转化、转移基地。
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力度,年内将新增工业技改项目20个以上。实施增绿靓城工程,加快推进迎宾大道、兴定东路绿化亮化工作。
加快居民小区物业整治,设立物业红黑榜,建立动态准入和退出机制,解决物业服务不到位、乱收费、乱停车等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用好清风店战役、北疃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讲好王森然、张寒晖等革命先驱红色故事,打造红色革命游;串联东胜生态园、黄家葡萄酒庄、大辛庄森林小镇等节点,培育生态休闲游,努力打造京津冀旅游目的地。加快产业升级,培育多元支撑新体系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定州强。进一步推进城市双修,加快城市更新提质。
谋划引水入城工程,打造两岸小品景观,实现净水绕城、清水润城、河畅水清、岸绿景美。围绕一带两轴双翼四区空间布局,推动魅力文化古城、北部生态新城、东部科技新区、西部产业高地四大板块加速融合。
推动中医药+康养融合发展,开发适宜老年康养的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建设中医药大健康养生基地。启动新世纪公园建设,改造提升时代公园,新建口袋公园10个,着力打造一街一风景、一路一景观的城市风貌。
在转型升级、集群倍增、特色培育上下功夫,改造提升体育用品、再生资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构建多元发展、多点支撑、布局合理、行业鲜明的现代产业格局。定州市坚持创新驱动、改革推动、环境促动,全面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效力。 |